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人员主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配资公司100强,与短期使用者相比,服用抗抑郁药超过两年的人在停药时出现戒断症状的可能性显著更高。
这项发表在《精神病学研究》(
Psychiatry Research)上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者的戒断症状往往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而且在尝试停药时更难成功停用。
该发现证实了许多研究人员长期以来的猜测 —— 停用抗抑郁药时出现戒断症状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药时长。
这项研究基于英格兰310名参与者的调查反馈,这些参与者曾接受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初级保健治疗服务,且都曾尝试停用处方抗抑郁药。大多数参与者(62%)表示抗抑郁药对他们有帮助。
研究人员向受访者列出了一系列可能的戒断症状,由他们自评症状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在所有参与者中,79%报告至少出现一种戒断症状,45%经历了中度或重度症状(分别占30%和15%)。
在全体参与者中,38%表示尝试停药时未能成功停用,而在用药两年及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 79%。
由于部分戒断症状(如焦虑、情绪恶化、躁动和疲劳)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症状重叠,可能代表病情复发,研究人员将这些症状单独区分后发现,76%的受访者出现至少一种非情绪性戒断症状,如头晕、头痛、眩晕或恶心,43% 则经历四种及以上非情绪性症状。
核心发现:用药时长是关键
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与语言科学分部的研究人员分析发现,用药时长是决定戒断症状发生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能否成功停药的主要因素。短期与长期使用者之间的差异并非由潜在抑郁或焦虑障碍的严重程度所致。
研究发现,用药超过两年者出现任何戒断症状的几率是用药不足六个月者的 10 倍。
在用药两年及以上的人群中,64%报告中度或重度戒断症状(25% 为重度)。
而在用药六个月及以下的人群中,大多数(73%)要么无戒断症状,要么仅为轻度症状,仅有7%经历重度戒断症状。
对于长期使用者,30%的戒断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12%的症状持续一年以上。
而短期使用者中仅 10.5%的戒断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大多数短期使用者的戒断症状在四周内缓解。
有专家称,这也是抗抑郁药应尽可能避免长期使用的原因之一 —— 因为长期用药可能会让日后停药变得更困难。
研究人员还询问了参与者是采用逐渐减量的方式缓慢停药,还是突然停药,但由于坚持减量超过四周的参与者不足,结果未能得出明确结论。研究人员表示,鉴于其他研究已表明减量停药有益,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优化抗抑郁药的减量方案,以及如何通过减量减轻戒断症状。
参考文献
Mark A. Horowitz, Joshua E.J. Buckman, Rob Saunders, Elisa Aguirre, James Davies, Joanna Moncrieff, Antidepressants withdrawal effects and duration of use: a survey of patients enrolled in primary care psychotherapy services, Psychiatry Research, 2025, https://doi.org/10.1016/j.psychres.2025.116497.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盛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